正確選擇和合理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是預防職業傷害、保證人身安全和正常生產的重要措施。這些器材用于頭部防護、眼睛和臉部保護、呼吸保護、聽力保護、手部保護、足部防護等(圖7-14和圖7-15),一般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手套、合成圍裙、面罩、防塵口罩、空氣過濾呼吸罩、防護眼鏡、工作靴等。在此對部分常見防護用品介紹如下。
(1)防毒面具。防毒面具分為長導管式防毒面具和過濾式防毒面具。
長導管式防毒面具是由面罩和長導管兩部分組成,使用時先將面罩和長導管連接好,長導管一端放至遠離事故現場,帶好面具,用手拖拽導管進入事故現場即可。但要注意防止面罩脫落。
過濾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導管和濾罐組成,面罩根據大小分1、2、 3、4四種型號,導管用螺旋管式,可以旋轉和折疊。過濾罐內裝有活性炭,用來過濾毒氣。但若毒性氣體體積比超出2%(氨為3%)時,就不能起到防護作用。
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時,首先將挎包背好,用導管將面罩與過濾罐連接起來。檢查面具的致密性:用手堵住過濾罐的進氣孔深呼吸,如無空氣進入,則面具致密可用,否則應修理或更換。然后打開過濾罐下塞,做幾次深呼吸,如感覺呼吸順暢,即可進人搶救區。在搶救中如聞到微弱的刺激氣體時,應立即離開有毒區域。在保管時要將過濾罐的螺帽擰緊,塞上橡皮塞保持密封,以免受潮失效。過濾罐應保存在干燥、清潔、空氣流通的地方,嚴防潮濕、過熱。
(2)氧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是一種與外界環境隔絕、依靠自身供氧的防毒面具。使用時,打開氧氣瓶閥門,氧氣通過高壓導氣管、減壓管,由高壓減至0.25-0.13MPa,.經定足孔以1.1-1.3L/min的供氧量送入氣囊,從氣囊送到面罩供給使用者吸氣。呼出的氣體經過過濾吸收后也進人氣囊再供給使用。
(3)防毒衣。防毒衣是一種帽、衣鞋連在一起的搶救服裝,和防毒面具配合使用。
(4)手套。在制冷劑大量逸出時,關閉閥門及進行其他接觸制冷劑操作時要戴上橡皮手套,以防手被灼傷。
(5)墜落保護。墜落是維修活動中時有發生的安全事故。墜落導致的嚴重或致命事故均發生于無相關防護的情況下。因此,凡是有墜落危險的場合,如四周敞開的樓層的邊緣、樓層內地面的缺口、高于2m高的平臺以及空中作業等,應當設置圍欄、防護網或使用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