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設計的基本要求,集中體現在安全性和經濟性上,安全是前提,經濟是目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做到經濟。安全性主要是結構完整性和密封性。結構完整性主要是指容器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基礎上,滿足強度、剛度、穩定性、耐久性等方面要求;密封性是指容器的泄漏率應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經濟性包括高的效率、原材料的節省、經濟的制造方法、低的制作和維修成本等。
強度是指容器在限定的壓力條件下抵抗破裂或過址塑性變形的能力。如容器設計時強度不足,筒體在壓力作用下會產生塑性變形,直徑增大,壁厚變薄,最后導致容器破裂失效。
剛度是指容器或容器的受壓部件在限定的載荷條件下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與強度不同,容器或容器的受壓部件剛度不足不會發生破裂和過量的塑性變形,但由于彈性變形過大喪失正常的工作能力,如容器法蘭和接普法蘭由于剛度不足而變形可能導致密封墊片發生泄漏,使密封結構失效。穩定性是容器在外載荷的作用下保持幾何形狀不發生突然改變的性能。常見的例子是薄壁圓筒在外壓作用下,可能會突然被壓癟,使容器喪失工作能力。耐久性是指容器的使用壽命。
壓力容器的使用年限由設計確定,一般為8~15年,對重要的容器可以按20年或以上設計,容器的設計年限與容器的實際使用年限是不同的,如果檢驗、維護和保養得好,實際使用年限可以比設計年限長得多。壓力容器的實際使用年限取決于容器的疲勞、腐蝕和磨蝕速率等。壓力容器的密封不但指可拆連接處,如反應釜攪拌軸密封處的密封,而且也包括各種母材和焊縫的致密程度。對易燃、毒性程度為高度危害和極度危害介質的容器,對其密封性能要求更加嚴格,對盛裝這類介質的容器不但要求采用可靠的密封結構,還要求進行整體泄漏性試驗,而且對制造和檢驗有更多、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