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室內發霉措施主要是破壞霉菌生長條件,有條件時可以采取暴曬、加強室內通風、干燥、降溫措施。
(1)新竣工交工的房屋須曬干。剛裝修房屋濕度大,供暖后溫度高、水分蒸發,空氣濕度進一步加大,室內外溫差較大,容易在墻體局部結露。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夏天氣溫高,防水層溫度也高,保溫層底部溫度較低而產生溫差,保溫層內水分較高,水蒸氣凝結成水,滯留下滲從而造成頂棚潮濕發霉或涂料起皮。
在屋頂防水層與保溫層內增設排氣措施,降低室內空氣濕度。如室內濕氣過大,即使在墻體保溫符合要求情況下,也會出現發霉長毛現象。
(3)保溫工程施工避免出現熱橋,應包裹封閉陽臺、挑出部位、挑出構件、門窗外側、女兒墻等,細部節點部位更加嚴格、仔細施工。
(4)墻體保溫不足的,增加保溫層,阻止熱、冷橋現象的發生;室內有霉斑的地方噴酒除霉噴涂液,再涂刷防霉乳膠漆,杜絕大白粉中的纖維素與霉菌接觸。
(5)對內墻滲漏部位,外墻向四周延伸至少1.5m,且對冷墻涂刷時要沿伸相鄰兩暖墻各1m范圍,施工面積是內墻面積的3.5~5.5倍。
(6)對透寒墻體,在室內貼20mm厚保溫板,對冷墻角抹20mm厚保溫砂漿。
(7)通過結露計算,可以得出在一定氣候條件下(室內外空氣溫度及濕度)某種構造的墻體在不同結構層處的水蒸氣滲透狀況:
1)當外保溫系統長期保持高濕度房間的外墻時,特別要做好墻體的構造設計,避免墻內形成結露:
2)當在外墻面已很難處理時,只好在外墻內側出現熱橋(結露)處涂抹無機膠漿類保溫材料補救。在濕度大的地區或墻體,在保溫裝飾復合板中按適當間距安裝排氣孔,以便使墻內濕氣自然排出。
(8)解決熱橋的根本途徑是斷橋處理,就是外保溫層必須完整包覆所有外表面,使保溫層閉合。如高出屋面的女兒墻,應在正面、背面和頂面均設外保溫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