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用制冷劑的條件是:①不燃、不爆、無毒、無刺激性;②蒸發潛熱大,以便有較高的制冷效率;③臨界溫度高于室溫,在室溫下冷凝所需壓力不要太大;④冷凝溫度不宜太低,以便液化;⑤蒸發壓力稍高于大氣壓,以免空氣滲入系統中;⑥傳熱系數大,便于熱交換;⑦粘度小,以減少流動阻力;⑧單位質量的體積小,以節省系統空間;⑨沒有腐蝕性,有一定的水解能力,以免降溫時結出冰碴,堵塞管路;⑩價格合理。目前能滿足上述條件的制冷劑為氟里昂系列。
從歷史上看,制冷劑的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34年到1930年,主要采用NH3、HC、CO2、空氣等作為制冷劑,有的有毒,有的可燃,有的效率很低,主要出于安全性的考慮。盡管使用了100年之久,當出現了CFC和HCFC制冷劑后,還是當機立斷,實現了重大的第一次轉軌。第二階段,從1930年到1990年,主要采用CFC和HCFC制冷劑。使用了60年后,發現這些制冷劑破壞臭氧層,出于環保的需要,不得不被迫實現第二次轉軌。第三階段,從1990年至今,進入以HFC制冷劑為主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