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房管理要設專門小組,責任落實到人,每個庫門、每件設備工具,都要有專人負責。冷庫在使用管理過程中,必須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嚴防圍護結構隔熱層受潮而失效冷庫是用隔熱材料建成的,具有怕水、怕潮、怕熱氣、怕跑冷的“四怕”特性,要把好冰、霜、水、門、燈五大關。
穿堂和庫房的墻、地、門、頂等都不得有冰、霜、水,有了要及時清除。庫內冷風機要及時掃霜、沖霜。沖霜時必須按規程操作,凍結間至少要做到出清一次庫,沖一次霜。冷風機水盤內和庫內不得有積水。
在使用中不應有損壞維護結構防水隔汽層現象的發生,嚴防屋面漏水侵入隔熱層。不要用水清洗地面、頂板和墻面,要及時清除庫內冰、霜和積水。不允許進行多水性作業的冷間,嚴禁進行多水性作業生產。
(2)防止凍融循環損壞冷庫建筑結構冷間應根據設計的用途使用。如果不是專設的兩用冷藏間,高低溫冷藏間不能混淆使用。沒有經過凍結的食品,不準直接入凍結物冷藏間:各種庫房在空庫時,也要保持一定的溫度,避免庫內滴水受潮:要控制進貨的數量和掌握合理的庫溫。還要注意柱子、墻等處的冷橋處理有無損壞,一旦發現要及時修復。
(3)必須合理利用庫房容積為使商品堆垛安全牢固、整齊,確保商品貯藏質量,便于檢查和盤點,方便進出庫,運輸操作安全,庫內商品貨垛與墻頂、冷卻設備和走道等之間的距離必須符合要求,并在樓(地)面使用荷載允許的條件下,通過合理的安排貨位改進商品堆垛方法來提高庫房容積利用率,保證回風順暢。有異味的食品應單間貯藏。切忌不顧庫房的使用要求和使用條件,盲目追求庫房容積利用率。
(4)加強對冷藏門的使用管理冷藏門是冷間進、出貨物的通道咽喉,在貨物進、出庫運輸過程中,應避免碰撞損壞冷藏門。要嚴格管理冷藏門,做到關閉及時、啟閉靈活、關閉嚴密、防止跑冷,如有損壞,要及時修復。庫內報警應在現場和長時間有人的值班室都能聽到,報警裝置應保特完好無損。
(5)商品進出庫及庫內操作要防止運輸工具和商品碰撞庫門、柱子、墻壁和制冷系統管道等工藝設備。庫內電器線路要經常維護,防止漏電。
(6)嚴格掌握冷庫投產降溫和維修升溫的速度 冷庫投產降溫及維修升溫,必須注意逐漸緩慢地進行,使建筑結構適應溫度的變化,以免造成不良后患。
投產降溫時要求冷庫各樓層及各房間應同時降溫,使主體結構和各部分結構層的溫度應力及干縮率保持均衡,避免建筑物出現裂縫。冷庫投產前的降溫速度是每天不得超過3℃。當庫房溫度降至4℃時,應保持3~4d,以便冷庫建筑結構內的游離水分析出,減少冷庫的隱患,然后才允許再以每天不得超過3℃的降溫速度繼續降溫,逐步降到設計要求的使用溫度。
維修溫升要求:冷庫在大修或局部停產維修前,必須停產升溫。升溫前,必須清掃庫內的冰霜,以免解凍后積水。在升溫過程中,遇有融化的冰霜水,應及時清除,若遇有倒塌危險部分,應先做處理。升溫應緩慢地進行,每日溫升不應超過2℃為宜,各庫房的溫度要保持大致均衡。庫溫宜升至10℃以上,升溫方法必須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局部停產維修升溫,更應周密考慮,措施要得當,防止產生凝結水或者形成凍融循環,以及建筑結構因產生不同的溫度應力而出現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