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冷庫項目的建設而言,國內較日本、我國臺灣地區及歐美均有較大差距,還處于國外一二十年前的水平。
在建筑方面,國內許多大型萬噸級冷庫的建設現在還是多層鋼混結構PU噴涂,貨物存放以地面堆壘為主,冷凍庫地層處理方式還是做架空層(沉臺)的方式做防凍突處理。國外大多數大型冷庫都是單層鋼結構或是庫架合一結構,統一用庫板作保溫處理,貨物的存放以貨架存儲為主,冷凍庫地層處理方式以預埋通風管的方式進行防凍突處理。建筑建造方式體現的是質量水平、品質保證水平與資源能源節約水平。
在整體冷庫及各間的制冷系統及自動控制方面,國內由于更多地關注投資成本,許多節能減排設計、制冷中央控制系統設計、制冷系統優化設計方案經常不會在招標及施工中采用,同時為了節約投資成本,在施工材料方面存在嚴重的偷工減料情況。比如,一般氟系統的機組,要求所配備的管路是銅管,而施工單位在施工時,為節省材料成本,將管徑較粗的管路用無縫鋼管替代,大大增加了制冷主機受磨損的概率以及縮短了其使用壽命。在國外這種狀況是絕對不允許的,制冷系統所對應的施工材料均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