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干機運行中,由于第二階段干燥期間冷阱所需的冷量比第一階段干燥的少得多,因而會出現冷量過剩,冷阱盤管出口過熱度很小,即使在升華干燥階段,為了充分利用凝結面積捕捉水蒸氣,冷阱盤管出口過熱段也取得很小,這樣回氣中夾帶未蒸發的液滴,若直接進人壓縮機,則可能產生液擊而損壞壓縮機,因此在吸氣管道上設置氣液分離器。
氣液分離器的結構如圖5-20所示。從蒸發器出來的回氣由分離器的進氣口進入分離器,由于氣流速度的減小和氣流方向的改變,使氣流中的液滴分離出來并聚積于容器底部,通過容器壁吸收環境的熱量而氣化,再從出口被壓縮機抽走。當集液高度超過壓縮機抽氣管上的小孔A時,由于管內氣流速度高,故壓力比管外小,液體或液面上的油就會在此壓差作用下,通過小孔噴射霧化帶回壓縮機吸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