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利用磁熱效應的制冷方式。
早在1907年郎杰斐(P. Langevin)就注意到:順磁體絕熱去磁過程中,其溫度會降低,從機理上說,固體磁性物質(磁性離子構成的系統)在受磁場作用磁化時,系統的磁有序度加強(磁熵減小),對外放出熱量;再將其去磁,則磁有序度下降(磁熵增大),又要從外界吸收熱量。這種磁性離子系統在磁場施加與除去過程中所出現的熱現象稱為磁熱效應。1927年德貝(Debye)和杰克(Giauque)預言了可以利用此效應制冷。1933年杰克實現了絕熱去磁制冷,從此,在極低溫領域(mK級至16K范圍)磁制冷發揮了很大作用,現在低溫磁制冷技術比較成熟,美國、日本、法國均研制出多種低溫磁制冷設備,為各種科學研究創造極低溫條件,例如用于衛星、宇宙飛船等航天器的參數檢測和數據處理系統中。磁制冷還用在氮液化制冷機上。室溫區磁制冷的實用化尚處于起步階段,由于磁制冷不要壓縮機、噪聲低,小型、量輕等優點,進一步開發室溫磁制冷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