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液體的主要危險在于這些液體有著非常低的溫度,易于蒸發,能夠放出大量的氣體。例如,蒸發lm3液體氧,即可釋放出800m3左右氣態氧。
(1)使用低溫液體的安全技術 低溫液體只能裝入專用的容器,用不同顏色標明容器用途,并做上標記。
當在容器中儲存液體時,液體不斷蒸發,應當采取措施以減少容器中壓力的增大。為此,容器應當裝設安全閥或者爆破片。當設有這些安全裝置時,氣體出口應當是經常打開的。對于只有較小入口的容器,則不準快速加溫液體。
在有液體的房間或狹窄空間里進行工作時,應當保證必要的通風和對空間內空氣所含有的氧氣做定期測定,如果空氣中含氧超過22%或者低于19%,則不準進行任何工作。
低溫液體有著很低的溫度(77 ~90K),附著在皮膚表面上,它們可很快向四處流動,引起皮膚深度冷卻造成凍僵。液體的液滴落入眼組織時特別危險,能夠造成嚴重的眼外傷。滴落在皮膚上的液滴,因液體熱容量很小,在短時間內不會損傷皮膚,但如液體的液滴落入衣服內或者鞋子里,凍僵的危險性便增大許多。
在有液體的條件工作時,必須用護罩或者防護眼鏡保護眼睛。上衣應當密閉,褲腿應當蓋住鞋面。
用手觸摸液體冷卻的物體或容器也是危險的。因此在液體灌注操作中,應佩戴棉、皮革或者帆布的手套。手套應當寬綽地戴在手上,必要時能夠輕易把它摘掉。當液體的液滴落在沒有防護的肉體上時,應立即用水洗掉。
(2)發生深冷凍傷時的急救措施當深冷凍傷時,首先應當把形響損傷部位血液循環的衣服脫掉,立即對損傷部位做40.5~45℃的溫水浴,而不應當烘烤或者使用水溫在46℃以上的水,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加重皮膚組織的損傷。
如果肉體表皮大面積凍傷引起體溫下降,患者應進行暖浴,這時要注意患者還有可能轉入休克狀態。
凍傷后直接受損傷的表皮組織是不痛的,看起來蠟黃而有淡藍的顏色,緩解以后部分組織會發生疼痛并出現水泡,水泡破后很容易感染。
解凍應當進行15~60min,直到凍傷部分的色調轉變為粉紅色或者發紅的時候為止。解凍時為了減少病痛,建議可適當使用麻醉劑,但最好在醫生的監督下進行。
絕不允許給患者飲用酒枯飲料,同時不準吸煙。因為這會惡化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