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對外墻各層厚度的要求。
節能建筑的夾芯外保溫復合外墻的構造,分為內葉墻、外葉墻及內、外葉墻中間夾的保溫層。從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保溫節能的經濟合理性綜合分析,并結合遼寧省對夾芯外保溫外墻的抗震試驗數據,對外葉墻、內葉墻及保溫層的厚度提出如下要求,見表6-1。
表6-1中的燒結空心磚也包括燒結空心砌塊。對于蒸壓灰砂磚、粉煤灰磚、煤渣磚、非燒結普通黏土磚的內、外葉墻的厚度限值可參照燒結實心磚,對于蒸壓灰砂空心磚內、外葉墻的厚度限值可參照燒結多孔磚。
從表6-1可以看出,保溫層不要設計得太薄,太薄了不僅節能少,而且綜合經濟效益不會好,所以至少要30毫米厚;但保溫層又不能做得太厚,超過80毫米厚,會對結構的安全不利,所以應選擇導熱系小的高效保溫節能材料,以控制保溫層的厚度不要過大。
從表6-1還可以看出夾芯保溫復合外墻的局限性和使用條件,那就是保溫層不能過厚,當2015年我國要實施第三期建筑節能目標,即在現在節能率為50%的基礎上再節能25%,若仍僅在外墻上加強保溫,且結構上沒有新的措施,那么,夾芯外保溫復合外墻就不會有多大的用武之地。更何況有的發達國家的墻體傳熱系數,現在就已達到0. 16W/(m·K),夾芯外保溫復合外墻(一、二層節能建筑除外)就很少有用武之地了。
第二,對內、外葉墻的砌筑要求。
夾芯外保溫復合外墻的外葉墻和內葉墻必須同步砌筑,并保證砂漿保滿。外葉墻的內側面應隨砌隨用原漿勾縫刮平,方可安裝保溫板。
第三,對設置腳手架的要求。
夾芯外保溫復合外墻體工程的施工中,墻體上不宜預留孔洞,不應設置腳手架眼。
第四,對砌筑砂漿的要求。
砌筑砂漿的強度級別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其材料、配合比、制作等均應符合有關規定。砌筑砂漿應隨拌隨用,若有泌水現象應重新拌合。砂漿稠度應控制在50~70m/L為宜,已拌成的水泥砂漿應在拌成后3小時內用完。每個樓層或2503的砌體,每種強
度等級的砂漿至少制作兩組(每組6個)試塊,以待檢驗。
第五,對拉接鋼筋的要求。
夾芯復合外墻的內、外葉墻的拉結鋼筋必須進行可靠的防銹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