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發達國家新型墻體材料已占整個墻體材料的60% -90%,新建住宅80% -100%采用高效保溫材料,以達到所規定的隔熱保溫標準。發達國家墻體材料的發展方向主要反映在耐久、節能和功能氣大方面,并注重墻體材料生產資源的開發研究。盡管經過多年的改革,我國的墻體材料中粘土制品仍然占有相當的比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因而,墻體改革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建筑、建材行業傳統產業自身改造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向我們提出的迫切要求。我國的墻體材料也必須向節能利廢、隔熱、高強、空心、大塊型方向發展。
混凝土砌塊在國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很重視混凝土砌塊的生產和使用,尤其美國十分重視砌塊墻體的建筑設計和施工技術。使用混凝土砌塊作為墻體材料,較使用傳統的粘土磚具有節約土地、降低能耗、保護環境、利用工業廢渣、改善建筑功能和提高建筑施工工效等優點。盡管我國生產和應用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只有幾十年,但其顯著的技術優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愈來愈受人們重視,各類混凝土砌塊建筑在全國所占的比重口益增多,發展前景極其廣闊。其中,以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發展速度最快。
石膏建筑制品是應用廣泛、節能效果顯著的新型墻體材料。美國紙而石膏板產量占世界第一位,有20多億平方米,日本有5億多平方米。石膏板的種類繁多,有平板、防潮板、隔熱板、防火板、裝飾板和復合板等。石膏制品的綜合能耗比陶粒混凝土低50% -80%,比水泥生產低35%。我國目前石膏板的生產能力只相當于美國的1/100因此,不僅要擴大生產能力,而且石膏板應向多.鉆種、較大厚度(13一25毫米)的方向發展。
加氣混凝土是一種利廢、輕質、保溫的墻體材料,東歐、日本等地區產量一直很高。有些國家新建房屋中,65%以上采用加氣混凝土。日本則80%將加氣混凝土用作鋼框架建筑體系的圍護結構。加氣混凝土氣孔均勻、表面平整光滑、棱角整齊,帶有企口,施工簡便。
降低建筑物自重、提高強度是加氣混凝土的發展總趨勢。國外加氣混凝土的體積密度已降至400~500kg/㎡,強度已達到4~6 MPa,經特殊處理后甚至可達15MPa。
世界灰砂磚年產量已超過400億塊,并且品種多,有空心、實心、本色、彩色等,適用于各種建筑的需要。我閑灰砂磚年產量大約在40億塊,且品種花色少,推廣應用并未普及,因此,應下大力氣發展更多的硅酸鹽磚和開拓應用領域。
目前,輕質復合墻板(墻體)是,世界各國大力發展的墻休材料。它是集承重、防火、防潮、隔音、隔熱于一體的新型墻體材料。具有代表性的是鋼絲網砂漿夾芯墻板,其表面用水泥砂漿,層之問夾有保溫型的填充材料;還有玻璃纖維增強水泥混凝土制品(GRC)、爐渣板、稻草板等。
因此,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自動化水平、擴大應用領域,應當是當前的工作重點。
建材工業“十五”規劃,對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和結構調整重點做了明確規定,即“發展新型墻體材料,促進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具體要求是:緊緊圍繞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要求,以提高質量、節能、節地、利廢為重點,以政策法規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開發完善應用技術,使得新型墻休材料生產和應用取得較大發展。到2005年,新型墻體材料占墻體材料的比重達到40%以上,每年節約土地20萬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00萬噸,綜合利用煤研石9000萬噸、粉煤灰4500萬噸。
同時要求,推進新型墻體材料的快速發展和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品。
推進新型墻體材料的快速發展。這要適應建筑結構體系的發展、建筑節能與建筑功能改善的要求,大力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在重點抓好170個大中城市,用3年時間過渡到完全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的同時,積極引導其他地區用新型墻體材料替代實心粘土磚。分類指導,城鄉全而推進,提高新型墻體材料應用比例。重點發展非粘土類空心制品、混凝土砌塊、各種輕質板材和復合板材。大力推廣使用以粉煤灰、煤研石等工業廢渣和江河淤泥為原料的新型墻體材料生產技術與裝備,建設一批大規模、高水平的生產線,促進優勢企業發展壯大,培育2-3家具有一定規模和市場影響力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
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品。各地要根據本地區建筑結構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確定主導產品,通過主導產品的示范作用,帶動各類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重點發展單班年產5萬立方米以上規模的混凝土砌塊生產線,實現成套設備的國產化,著力解決混凝土砌塊的施工應用配套技術;發展加氣混凝土板材和年產10~20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生產線,開發大型機械化一切割機,完善發泡成型技術;根據市場需求,重點抓好紙面石膏板的市場開拓與推廣應用工作,發展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的輕質板材,開發成套技術與裝備,提高產品功能及裝飾性能;發展年產6004)萬塊以上規模的燒結空心磚生產線,推廣廢渣高摻量、全煤殲石燒結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