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濃度即使非常低(如<0. 1uL/L的痕量),也具有高度的生理活性。切花產生乙烯的能力與其易腐性之間無固定的關系,但將其暴露于乙烯氣體中,則會加速其衰敗。無論是內源乙烯還是外源乙烯都會促進切花衰老。相反若用乙烯抑制劑來抑制乙烯的產生或干擾其作用,則可有效地延長切花的壽命。
各種切花對乙烯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如香石竹在乙烯量為luL/L甚至更低的濃度中幾小時便會出現衰老癥狀,而菊花的反應則要遲鈍得多;一般花蕾對乙烯不太敏感,隨著花的開放,敏感性逐漸增強。過高濃度的乙烯,會使切花出現各種各樣的衰敗癥狀或中毒癥狀。如花朵畸形、老化、不開放;葉片黃化脫落、花瓣變色、蜷曲、脫落等,使切花喪失商品價值。所以切花采后貯運當中應采取相應措施,抑制乙烯的產生和積累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