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制冷劑有下列共性。
①無毒,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好,能適應不同制冷溫度和制冷量的要求。
②分子量大,比重大,傳熱性能較差。
③絕熱指數小,壓縮終溫比較低。
④對金屬材料的腐蝕性很小,但對天然橡膠、樹脂、塑料等非金屬材料有腐蝕(膨潤)作用。
⑤溶水性差,系統中需嚴格控制含水,以防“冰堵”或者因水解出酸性物質發生腐蝕。
⑥遇明火時會分解出對人體有毒害的氟化氫,氯化氫或光氣等,因此生產和使用場所嚴禁明火。
⑦無味,滲透性強,所以在系統中極易泄漏,而且泄漏不易被覺察。通常用鹵素燈或電子鹵素檢漏儀檢漏。
氟里昂的其它理化性質有一定的規律性:含H原子多的,可燃性強;含CI原子多的,有毒性;含F原子多的,化學穩定性好;完全鹵代烴在大氣中具有長壽命。麥克林頓(Mclinden )和迪第昂(Didion)將上述規律用三角形圖形象描述,如圖3一9所示。對臭氧破壞作用大的是氟里昂中含氯原子(還有溴原子)而又有長大氣壽命的物質,CFC類是其中的典型,成為首批被淘汰的制冷劑。對它們的替代必須同時考慮GWP和安全性。例如:歐洲議會規定汽車空調器用制冷劑的GWP應小于150。安全性包括毒性和可燃性,對可燃性的考慮方法與碳氫化合物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