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發生濕行程時,往往表現在溫度、聲音、油壓和結霜等方面的變化。
1)吸氣溫度偏低,結霜范圍異常的大。制冷壓縮機發生濕行程的前兆一般是潮車(或稱回霜),這時有可能發生濕行程。如果壓縮機吸氣、排氣溫度下降較快,且吸氣溫度偏低,曲軸箱和氣缸外壁結霜,氣液分離器的霜一直不融化,這時己發生輕度的濕行程。
2)閥片起落聲音異常,有敲擊聲。壓縮機正常運轉時,運轉聲音較輕而均勻,吸、排氣閥片起落聲清晰且均勻。如果壓縮機運轉聲沉悶,閥片起落聲音不清晰并伴有輕微的敲擊氣缸的聲音,這時已經發生中度的濕行程。如果再出現“當當當”的液擊聲,并伴隨著異常振動,這時已經發生嚴重的濕行程。
3)油壓偏低,油位過高。壓縮機正常運轉中油位應維持在視鏡的1/2,或略高于該位置,油壓應保持在規定值范圍內(無卸載裝置的油壓應比吸氣壓力高0.05~0. 15MPa;帶有卸載裝置的油壓應比吸氣壓力高0. 15~0. 3MPa)。如果壓縮機油壓急劇下降、明顯偏低,且油位過高,說明已發生嚴重的濕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