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機潤滑油按制造工藝可分為天然礦物油和人工合成油兩大類。
(1)天然礦物油
天然礦物油簡稱礦物油,即從石油中提取的潤滑油。作為石油的餾分,礦物油通常具有極小的極性,它們只能溶解在極性較弱或非極性的制冷劑中,如R600a, R12等。
(2)人工合成油
人工合成油簡稱合成油,即按照特定制冷劑的要求。用人工化學的方法合成的潤滑油。合成油主要是為了彌補礦物油難以與極性制冷劑互溶的缺陷而提出來的,因此,合成油通常都具有較強的極性、它們能溶解在極性較強的制冷劑中,如R134a, R717。人工合成潤滑油主要有聚醇類、聚酯類和極性合成碳氫化合物等。
過去制冷機潤滑油命名編號是根據潤滑油在一定溫度下其粘度誼確定的,現在的國家標準GB/T 16630-2012將礦物油分成4種:L-DRA/A. L-DRA/B. L-DRB/A和L-DRB/B,并給出了這4種礦物油的其體要求。
潤滑油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制冷劑的種類、壓縮機形式和運轉工況(蒸發溫度、冷凝溫度)等,一般是使用制冷機制造廠推薦的牌號。選擇潤滑油時,首先要考慮的是潤滑油的低溫性能和對制冷劑的相溶性,從壓縮機出來隨制冷劑一起進入蒸發器的潤滑油出于溫度的降低,如果制冷劑對潤滑油的溶解性能不好的話,則潤滑油在蒸發器傳熱管壁面上形成一層油膜,從而增加熱阻,降低系統性能。由于潤滑劑的存在,R22的表面傳熱系數明顯比純制冷劑的表面傳熱系數要低;此外,由于R22對礦物油的溶解能力大于酯類油,因此,酯類潤滑油對R22的傳熱系數性能影響更大。從傳熱角度看,應選取與制冷劑互溶性好的潤滑油。根據制冷劑和潤滑油溶解性大小可把潤滑油分為3類:完全溶油、部分溶油、難溶或微溶油。制冷系統中的膨脹閥和燕發器對潤滑油也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