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方面的構思和設置是如何考慮的,這里提供一些思路和具體做法:
1)壓縮機的選用:這種系統的壓縮機選用非常重要,有兩種途徑:①制冷系統至少選用一臺變頻壓縮機;②選用小型的并聯運行的壓縮機組。這是因為冷庫的運行大部分時間處于部分負荷運行,采用變頻壓縮機或者小型的并聯運行的壓縮機組就是為了適應這種使用要求。如果由于負荷的變化讓壓縮機頻繁地啟動,會使制冷系統受到很大的沖擊,使用變頻壓縮機還需要配套軟啟動的啟動柜,這兩種都是價格比較高的。受氟利昂并聯機組的啟發,嘗試開發了采用并聯機組的氨全自動控制系統,該系統無論是造價還是運行都有很大的優勢。
2)熱氣融霜的編程問題:歐美冷鏈物流冷庫采用的蒸發器以冷風機為主。我國傳統采用的蒸發器排管,雖然是最節能的,但是無法滿足現代的食品衛生要求,這種蒸發器退出冷鏈物流冷庫的使用只是時間問題。冷風機的融霜編程是冷庫自動化所遇到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按照傳統的考慮,通常采用兩臺蒸發面積相同的冷風機運行,能滿足一臺對應蒸發面積的冷風機的融霜熱顯。如果這個系統中有8臺以上的冷風機,那么這個系統按組合排列就幾乎無法進行編程了。而且在低溫環境中取得熱量,其能耗也比較高。
對于工業制冷系統通常是采用高壓系統共用,這就提供了一個從中溫環境中取得的熱量可以供低溫融霜用的條件,這種情況相當于熱泵的原理。這種中溫環境其實在物流冷庫中也就是中溫穿堂,只要在設計時把給中溫穿堂提供制冷的壓縮機運行的時間設置在18-20h,就可以解決融霜熱源的問題。中溫穿堂使用并聯壓縮機組是這種方案的一種最佳選擇。
3)讓制冷工藝技術管理人員熟悉電氣白動控制,而讓電氣工程師了解制冷工藝過程,這是實現制冷系統無人值守運行的關鍵。特別是在系統調試期間,這種密切配合是不可缺少的。在調試期間,冷庫的溫度從常溫逐漸下降到設定的溫度,這期間系統的參數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有些參數是不需要制冷系統正常后才輸入控制系統。例如壓力保護參數、系統缺水參數、融霜時間參數、融霜結束溫度參數以及系統保護的一些必要參數(如制冷劑泵缺液保護)等。而一些分離容器的正常液位設置、冷風機每天的融霜次數等參數,是可以在制冷系統基本正常后,參數才輸入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