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隔熱層厚度是實現良好隔熱、減少冷量損失的基本條件,但應配合有合理的隔熱結構,才能保證其隔熱效果。通常保冷用的隔熱結構,一般從內到外約有5層,即防銹層、隔熱層、防潮層、保護層和防蝕及識別層。
隔熱結構的內層為金屬管道或設備的表面防銹層,可以在管道冷表面受濕后避免銹蝕,以提高管道使用壽命。防銹層一般在管道隔熱施工前,先清除管外的鐵銹、污垢.擦拭干凈后用紅丹防銹漆涂I一2層,或用冷底子油涂刷1一2遍。
隔熱層在防銹層后施工,根據管道或設備結構尺寸、形狀不同,可采用多種施工方法。目前使用較多的有:砌塊型、澆灌型、噴涂型和充填型等。砌塊型是將隔熱材料預制成磚、板、管殼等形狀.施工時選擇一定的幾何尺寸,用掛釘、鐵絲等將成型件固定于管道或設備外壁構成隔熱層。常用的隔熱材料有:軟木、聚苯乙烯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礦棉或巖棉等。半圓形管殼是在管道隔熱中較廣泛采用的一種隔熱型式。包隔熱層時,成型材料應先浸以熱瀝青,成錯縫排列與管道壓緊,管殼應對好接縫,并嵌以瑪蹄脂,第一層包好后再涂以熱瀝青,依此方法包第二層、第三層。硬質閉孔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施工方便、隔熱效果良好。澆灌型是用聚氨酯現場灌注發泡構成隔熱層。這種隔熱層與管道結合牢固、不易松動或脫殼.但其施工不方便,需先用鍍鋅薄鋼板把管道套包成一密閉空間.并在套管上方每隔1.5 m左右開一個直徑8mm的氣孔,將A, B料按比例混合后注入套管內。噴涂型是把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發泡配料,在施工現場利用噴槍噴涂于設備或管道表面構成隔熱層。這種方法更適用于非規則結構的設備和管道的隔熱。充填型是將松散的隔熱材料充填于事先做好隔汽防潮層的設備或管道外的金屬殼、板壁、箱或網殼內構成隔熱層。這種隔熱層的施工較麻煩,目前一般不采用。
制冷管道或設備隔熱結構的防潮層,可以有效地阻止水蒸氣(從高溫側滲透到低溫側,造成隔熱層受濕、金屬表面銹蝕。所以,在隔熱層的高溫側(即外側)應進行隔汽防潮處理。常用的隔汽防潮材料有瀝青油氈、瀝青瑪蹄脂夾玻璃布、聚乙烯塑料薄膜等。通常,在隔熱層兩側涂刷瀝青瑪蹄脂,做成連續有效的防潮層的方法已得到較多的應用。
隔熱結構中的保護層,是用以保護隔熱層和防潮層不受機械換傷。常用的保護層有石棉、石膏保護層,玻璃布外刷油漆保護層,覆鋁箔玻璃鋼或成形的金屬薄板保護層等。
隔熱結構外層均有防腐蝕或識別層。如用鍍鋅薄鋼板做保護層時,外表面涂兩道油漆(如醇酸磁漆等)。用玻璃布做保護層,也應涂刷兩道油漆。其他保護層外可不作防腐處理,但對室外的設備、管道應作防水處理。至于識別層則根據使用管理的需要或有關規范要求.刷不同顏色的油漆或箭頭標志。油漆顏色一般為:排氣管—紅色,高壓液管—淺黃色,中壓管—粉紅色,回氣管—淡藍色,放油管—淺棕色,冷卻水管—深灰色,安全管—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