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置有中央空調系統的建筑物的總投資中,一般中央空調系統的費用要占到總費用的20%左右。要使這方面的投資發揮出最大效益,就要保證在其正常的使用年限內起到應起的作用。
我國政府在1985年對各種設備規定的折舊年限中,規定空調設備的折舊年限為18年:1993年9月1日起實施的《中國商品流通企業財務制度》中規定制冷設備的折舊年限為10~15年:自動化、半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折舊年限為8~12年。而中央空調系統的使用壽命能有多長,取決于三個主要因素:一是系統和設備類型;二是設計、安裝、制造質量;三是操作、保養、檢修水平。因此,精確確定整個中央空調系統的使用壽命比較困難。
從設備的使用壽命來看,一般進口主機(制冷機或鍋爐)的使用壽命可達20~25年,國產優質主機使用壽命可達15~20年,在室外露天安裝,并且全年運行的熱泵機組的平均壽命約為15年。制冷管道系統、控制系統以及末端裝置的使用壽命相對來說都要短些。
由于使用壽命涉及折舊年限和更新資金的投入,因此,使用壽命應至少達到預期的使用年限,超過則更好,這樣,就可以使更新資金晚投入,使整個管理或經營成本適當降低。
此外,系統或主要設備的更新,不僅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且還會影響房間正常使用。對大型主機和管道系統來說,對其更新,還要損壞建筑結構或室內外裝修,從而帶來額外的經濟損失和費用開支。因此,必須通過合理使用、規范操作、科學保養、精心維護、及時檢修,來充分發揮中央空調系統的作用,在保證高效低耗運行的同時,還要減少故障的發生,盡量延長整個系統的使用壽命.這是中央空調系統運行管理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