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4-2所示是蓄冷空調系統基本原理示意圖,它在常規空調系統的供冷循環系統中增添了一個既是與蒸發器并聯也是與空調換熱器并聯的蓄冷模,并增添一個水泵2和兩個閥門。這樣,原供冷循環回路就可以出現以下幾種新的循環方式:
(1)常規空調供冷循環,此時蓄冷槽不工作,閥 1開、閥2關,水泵1、2開;制冷機直接供冷。
(2) 蓄冷循環,此時空調換熱器不工作,閥 1關、閥 2開,水泵1開,水泵2關;制冷機向蓄冷槽充冷。
(3) 聯合供冷循環,此時蒸發器和蓄冷模聯合向空調換熱器供冷, 閥 1、水泵2開,水泵1、水泵2開,此循環也稱部分蓄冷空調循環,因為執行此循環時, 蓄冷只是補充制冷機供冷不足部分的空調負荷, 這種供冷方式是蓄冷空調遇到的大部分情況。
(4)單蓄冷供冷循環,此時制冷機停止運行,水泵1停, 閥 1、閥2開,水泵2開,空調負荷全部由蓄冷槽的冷量來提供。此循環也稱全量蓄冷空調循環。
全量蓄冷空調與部分冷空調在系統的設計和設備選型上是有區別的。因此, 蓄冷空調的設計首先面臨的是要確定采用全量車冷空調還是部分蓄冷空調。
常規空調系統( 非蓄冷空調系統)在設計時, 設計日淮負荷常采用逐時冷負荷, 計量單位一般為kW,以最大小時負荷作為選擇制冷機組容量的依據,選配的制冷機容量較大,實際上制冷機絕大部分時間 都是在部分負荷下運行的,這樣制冷機的效率較低,而且在制冷周期時段,制冷設備的利用率也比較低。蓄冷空調系統在設計時,設計日冷負荷常采用總冷負荷, 計量單位通常為kW·h。以設計日總冷負 荷作為選擇制冷機的依據,選配的制冷機容量較小,制冷機的效率及在制冷周期時段,制冷設備的利用率也都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