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粘扣性能
根據標準要求,對油、套管的螺紋接頭需進行上、卸扣試驗。規定每個接頭必須上扣和卸扣各6次。上扣至制造廠推薦的最大扭矩,然后卸開,檢查油、套管的內、外螺紋粘扣情況。
油、套管螺紋粘扣與螺紋的質址、螺紋表面硬度、上扣速度、表面摩擦系數和接觸應力大小(接箍擰接力矩大小)等因素有關。為了提高油、套管螺紋的抗粘扣性能,應提高絲扣的光潔度及絲扣的硬度和均勻性,并且應減小上扣速度和控制擰接扭矩,同時要在接箍的內螺紋表面鍍一層較軟的金屬或非金屬膜層,將油、套管的管體和接箍隔開,防止兩螺紋間金屬表面的枯合,避免絲扣撕破甚至撕裂。在接箍擰接前,螺紋表面需涂螺紋脂以防止接箍擰接后螺紋發生粘扣,并提高螺紋的密封性能。
接箍螺紋表面的鍍層方法很多:如鍍鋅工藝和磷化工藝;對于有些特殊材質、特殊連接的螺紋,往往要求鍍銅。
抗擠毀(壓潰)性能
隨著鉆井深度的增加,油、套管在油、氣井中所承受的地層壓力增大,尤其在深井、超深井或需要隔離塑性流動地層(如在巖鹽、鹽膏、頁巖、軟巖地層)等復雜地層的油、氣井中更為明顯。當承受的外壓超過一定限度時,油井管管休會產生凹槽狀或橢圓狀變形,稱為油井管擠毀。
油井管的抗外壓擠毀性能以抗擠毀強度來表示,其單位為psi或MPa。API 5CT規范中沒有規定油井管的抗擠毀強度,但在API BUL 5C2(套管、油管和鉆桿使用性能公報》中列出了各種鋼級、各種規格尺寸的套管、油管和鉆桿的最低坑擠毀強度要求,以此作為油田管柱設計的依據。這些抗擠毀強度是由API BUL 5C3(套管、油管、鉆桿和輸送管性能的計算公式公報)中有關公式計算所得,例如套管的抗擠毀強度是根據套管的鋼級、徑壁比(U/S值),分別用四個公式計算得出,見表9-11。
抗擠毀油、套管的抗擠毀強度用字毋T的多少來表示。如T系列的擾擠毀強度一般比API標準規定值高約20%~30%; TT系列的則比API標準規定值高約40%或者更多。
從油、套管的抗擠毀強度計算公式可知,油、套管的抗擠毀強度除了與D/S值有關之外,還與其最小屈服強度Yp有關。減小油、套管管體的殘余應力值,提高油、套管的屈服強度以及在相同的外徑條件下,提高油、套管的平均壁厚等都將有利于提高油、套管的抗擠毀強度。另外,減小管體的不圓度也是有效提高油、套管抗擠毀性能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