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里昂制冷系統管道設計與氨系統基本相同,但山于氟里昂與潤滑油是相溶的,所以其系統管道布置及安裝除了應該考慮管道與設備之間、管道與管道之間要保持合理位置關系外,還要保證制冷劑在系統中順利地循環流動,并處理好回油和制冷機之間的均油等問題。
吸氣管道
吸氣管的布置應使壓縮機在停機、運行或啟動期間,防止液體制冷劑進入制冷壓縮機;同時,也應保證系統中潤滑油及時地返回壓縮機又不會造成管道中過大的壓力降。
①為使潤滑油能順利地返回壓縮機曲軸箱內,蒸發器的出口應設存油彎;吸氣管的水平管段應有不小于2/100的坡度坡向壓縮機。
②蒸發器和制冷壓縮機在同一標高時管道的連接形式如圖3-75所示。
③蒸發器位于制冷壓縮機上方時管道的連接形式如圖3-76所示。
④上升吸氣立管的管線較長時管道的連接形式如圖3-77所示。
⑤制冷系統中采用兩臺制冷壓縮機并聯連接時,吸氣管道應對稱布置,或者在直聯接管處,設“U”形存油彎,連接形式如圖3-78所示。當一臺制冷壓縮機停止運行時,用以防止另一臺制冷壓縮機的油流進停止運行的制冷壓縮機的吸氣管道入口處。此外,曲軸箱油面上部與油面下部均應裝設平衡管(均壓管與均油管),且平衡管上應裝設閥門。
⑥制冷系統中有3臺以上制冷壓縮機并聯連接時,應設置集管使氣體能順利流入其中。為使潤滑油能有效流經吸氣管道,并均勻地返回各臺制冷機,集管應盡可能短些,同時各吸氣支管應插到集管的底部,并使各吸氣支管的端部有的45°斜口,如圖3-79所示。
⑦當制冷系統中滿負荷與最低負荷相差較大時,可設上升雙吸氣立管,底部設存油彎,立管上部應高于上部水平管,如圖3-80所示為兩種連接形式,工作原理是:a.雙立管中A管為細管,按最低負荷選管徑,A管和B管的截面積之和應能滿足全負荷時的要求,壓力降既不可過大,并又能使回油速度處于規定范圍之內。按此原則決定B管直徑;b.低負荷工作時,開始是雙管都工作,但因流速低,不能把油帶走,油流入存油彎內,并形成油束堵住B管,只有A管工作,管內流速增高,使低負荷回油得到保證;c.當轉入全負荷工作時,開始是由于只有A管工作流速很高,接著B管也逐漸有氣體流過把存油彎的油帶走,使B管通暢,以致A管和B管同時投入工作,存油彎的設計不可過大,如存油太多則會影響曲軸箱的油量,也會使消除存油的時間太長和瞬時回油太多,這些是很不利的;d.為防止低負荷工作時內A管上升的油又滑入B管內,故在兩立管與水平管連接處都做一個向上的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