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氣工業熱交換器的發展,通水導電、水冷感應線圈等熱交換器對s形、方形、矩形和其他異形銅及銅合金管的需求量愈來愈大, 原有的生產方式都是直條拉伸,用專用胎具把方(矩)形管根據不同直徑要求繞成螺旋狀有一定間距的銅盤管,一般長度都不夠,需幾根管子焊接拼裝而成,這種落后的方式不僅效率低、金屬成材率低,而且焊接口的質量一旦出現問題會造成泄漏。

如采用盤拉方式即可解決上述問題,可生產足夠長度的異形管。盤拉異形管的坯料一般皆為圓形,經過拉伸后達到所要求的尺寸和幾何形狀;但是在成形拉伸時金屬變形是不均勻的, 內層金屬比外層金屬變形量大,并與D/S比值有關,對于帶銳角的異形管,所選用的過渡圓直徑應比計算的增加3% ~12%, 個別情況可達到15% 。
在盤拉機模座內可以放置2~3個模子,空拉模——預變形 模、變形模和精整模。為保證空拉后成形、棱角充滿,坯料直徑要稍大,一般選用1.03%~1.05%。
異型管與過渡圓尺寸關系如圖8-14所示。
由于各個用戶使用的產品形狀、尺寸都不一樣,所以這道工序最好放在制造廠內,把原來的纏繞胎輥套改成有小功率帶主傳動的簡易盤拉機(立、臥式均可),整盤出料,這樣就能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提高金屬成材率,取消了焊接,保證感應線圈的運行質量。